2011年2月13日 星期日

[書摘]野火集 感想

對於這本書的知名度我想應該不用再多做介紹
當時此作品讓台灣社會的關注程度可以從wiki上的資料大概可以略知一二
算是龍應台的生涯代表作吧。
http://zh.wikipedia.org/zh/%E9%87%8E%E7%81%AB%E9%9B%86

之後有20周年紀念版本,本篇心得就是根據這個版本而生。
本心得主要是對於書的整體感想,以及衍生的雜感。

這本書放在現在言論自由的台灣社會,相比諸報社論或者是民意論壇,砲火的威力可以說是失色很多,但是如果回到那個戒嚴的年代,我想應該還是有相當程度的辛辣味,可惜這種感觸對於根本不屬於那個年代的我來說是只能用腦中模擬一下而已。

野火集裡的一些內容,就算描寫在20多年後的台灣社會,我想也是相當適切。但如果在今日發表像野火集那樣的文章,頂多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部落客的「幹譙文」而已,同樣等級同樣類型的文章,發表在不同的時空,就會有不同的地位。


同屬性的著作裡,我覺得柏陽的「醜陋的中國人」讀起來比較暢快,當然這只是個人之見,如果要問我為什麼,我大概歸納的原因就是批評的主題的展開方式吧,柏老評論的是整個中國人的醬缸文化,是比較概述式的談到中國人一些生活上、為人處事上的缺點,用的形容詞比較毒了一點;而龍應台的書中雖然有對於台灣人的一些現狀表達不滿,但描寫的都是一些生活化的事件著手(ex.鄰座吸菸、環保、大學生的一些生活小事無法自理等等),有時候會有覺得小家子氣的感覺。個人是比較偏好前者的那個描述方式,雖然兩者都是屬於「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立論模式就是。

「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與「生氣,沒有用嗎」談的是作者覺得台灣人太會忍耐社會的亂象了,然後鼓勵大家要「出氣」。  (註:雖然標題是中國人,但我想用台灣人會比較適切啦,這不是政治立場的問題,而是當時龍此文訴求的主體就是這島上人民,和對岸的關係不大)  基本上感覺起來是另類的「傳教文」,目的是希望大家都能發揮己身的影響力,進而建立「文明」的社會。 不過時至今日,一些讓當時龍應台生氣的情況還是保持,而台灣人大都是維持隱忍的態度。個人覺得這樣的社會模式和文化是相當根深蒂固的,要改變絕非一朝一夕可完成,而且要根絕一些亂象重點是要治本而不是治標,與其生氣、痛罵事情的現象不如從了解事情的原因著手因此野火集裡這類的文章就目前的我來看算是某種程度的「怨天尤人」文吧,說難聽點,你不爽大聲說出來,甚至直接翻桌是你家的事,但是別人覺得不需要生氣或者是想要忍耐也自有他的理由(ex. 古有明訓,忍一時風平浪靜 or 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 你生氣了固然有你的道理,但就事情的解決來說,別人應對的態度未必比你憤恨還要沒有幫助。

不過話又說回來,當時的政治的時空環境是較為壓抑台灣人民心中的想法和不滿,因此如果就鼓勵大家把心中的怨氣勇敢表達來說,就對於「政治現狀」的影響來說,野火集的確也達到了相當的作用。就這個角度來看,也不得不佩服龍應台當時這些文章的功效了。



相關心得文:http://www.wretch.cc/blog/ckprodigal/187038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