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1日 星期日

[電影][書摘]徵婚啟示 心得雜感


相當歷久彌新的題材,2018年元旦過後去圖書館找尋下一波讀書清單時,看到了小說版,因為想到國中時期看過電影片段(對於伍佰有在電影裡和劉若英有對手戲的片段還很有印象),所以就借回家了。

小說是近30年前的產物,電影也快20年前的事情,在數年前還有電視劇(改編得更多了),屏風表演班這20多年來也一直都有演出這個故事。(2014年有一次是尹馨和曾國誠有參與)

我借來的小說分成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是作家陳玉慧的原著,後半部分是李國修把小說改編成劇場上演的腳本。

陳玉慧在1989年還真的有在登報徵婚,當時「面試」了百餘名男女(沒錯,有女同性戀來應徵),並且把這段經驗化身為小說。現在時代多少未婚男女還是有所謂的「相親」「連誼」活動,常看到論壇裡把遇到奇葩對象的過程當成笑話或自嘲的題材,而這本徵婚啟示小說內的大多數的「應徵者」,應該都很有被po文發表的潛力。

原著與其說是小說,還不如說是一場相當創新的社會學實驗,雖然道德立場上有點疑慮,畢竟登報時要求參與者「無誠勿試」,但是作家本身就以旁觀者角度記錄眾生相地看待這個活動,所以若是真的有認真的徵婚者參與,我一定覺得他很可憐。


書的後半劇本部分算是把這個題材更誇張化,雖然這是因為劇場對於其戲劇想要寄寓一些言外之音而不得不的改編,但是原著裡那些出場的應徵者的「真實性」就稍被抹滅了。

看完書本後,我也去找了電影版來看,覺得相當的好看,很有記錄片的感覺。裡頭一些演員演出的風貌還真的讓參加過這類連誼、相親活動的我覺得相當的自然真實。畢竟會參加這種活動的人就是對於異性乃至於與人相處有一些不擅長之處,電影裡許多角色包含女主角自己,都把這種感覺演得很到位。

另外裡頭的風景器物都很1990年代的台北,然後這部的賣點就是一堆藝人會當徵婚者(除了前文提到的伍佰,還有每次都會自己下場尬一腳的鈕承澤。XD)

當中最經典的還是這個徵婚者:



伍佰演出的片段:



電影版也幫女主角做了一些設定,她心中其實有著一個深愛但無法在一起的男人,她甚至懷上了他的孩子,但之後墮掉,再加上電影裡那些應徵者是有聲音的,因此比起原著的文字,電影裡更能讓觀眾發現這個「徵婚啟示」,與其說劇情重點是在「徵婚」,其實更著重的是描寫活在大台北裡的許多小人物是怎麼樣面對他們的感情人生的孤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