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書摘] 學著好好愛 - 愛情社會學1 心得雜感


約莫三年前開始在台大的開放式課程看了孫中興老師的愛情社會學,當時也特別寫了一篇心得雜感:[雜記] 愛是需要學習的 - 愛情社會學 (台大孫中興)
 
不過這門課其實成名得更早,至少2006以前bbs上就常有他課程妙答學生問題的文章..  ex: )  總體而言老師的風格幽默風趣,很多言談都能打中我的笑點,因為我都是工作下班(11點之後才回家),所以常常把課程當作入睡前的背景音樂,但卻常常會聽著聽著就噗嗤地笑了~

一路地也看了愛情歷史社會學、愛情與社會理論... 等等的線上教材,然後在今年初才發現原來已經有實體書版了。"學著好好愛",是第一集,另有第二集"學著好好分",這兩本大概就是愛情社會學的2/3的課程。

這本書並不是坊間那種「把妹技巧」或者「抓住好男人」 的指導型的書,而是以學術的觀點,來解構許許多多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 - 即使本身沒有正在談戀愛的人,也可能會有周圍的親朋好友身陷戀愛問題的情況,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學會用更多樣的視角來看待這類的人際關係。

"學著好好愛" 著重的是愛情的成分、愛情的形態、愛情的誕生與愛情的維繫。

1、愛情的成分與型態: 

記得當初看線上愛情社會學時的教材,第一個作業就是老師要同學去觀察校園裡的三對情侶,並且做訪問。這個小作業有趣的點在於提醒了我們怎麼樣認識愛情關係:「兩個人一定具備有怎麼樣的互動,才能稱做情侶?」


本書以理論解構了愛情的種類與型態,和網路上的課程相比,書中的內容比較結構化 。因為老師上課時常常會花不少時間在解答同學的問題,或者是分享同學們繳交的作業上,雖然也是很有趣的授課型式,但也容易模糊課程授課的重點;對於一些理論,也有數據化的問卷量表,或者對照表來做補充,這也是網路上課程所不具有的優點。

2、愛情的開始: 

這個章節有以下的主題
- 「目前的學術理論,怎麼解讀兩人的相互吸引以及愛情的誕生?」
- 「愛在曖昧不明時最美,是嗎?」
-  「如何開始告白?」

因為內容有些太過學術與條列,所以這部分我想每個人都可能贊同或者是不贊同老師的一些論點,我個人最有感觸的是書中關於告白時機,用了一個燜煮東坡肉的豬肉頌:「火候足時他自美」來形容,太快打開則熱氣散了而失敗,太晚過熟也不行。 雖然以理工科的角度來看很不科學化,但以個人自身的告白經驗,真的覺得用這種料理來比喻愛情告白的時機還蠻適當的。XD

3、愛情的維繫:

這個章節討論了哪些行為對於愛情正向力?哪些是負向力?也提出了一些相關的研究。以下是兩個我覺得有趣的研究:

- 「離婚的高鋒是七年嗎?」 -  研究指出答案是2年和9年,(p176),恰好是一開始的磨合期以及小孩子開始就學的期間(小孩子大到可以有初步的自立)

- 「出軌有多普偏?婚姻中至少一位發生婚外情的比例為何?」(p190) :40%~76%

不過雖然理論百百種,但看完之後還是覺得茫然啊,社會科學畢竟不是像做理科實驗一樣,講求變因的控制以及sop,同樣的行為,不同的對象,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但難道對於愛情的維繫我們就如此地使不上力嗎?至今看了不少戀愛相關理論的書籍、文章,個人認為孫中興提出的這句話最簡潔又中肯:

平等對待,共同奮鬥
就是因為太多外在、內在產生的誘惑與變化,所以感情的一路上都要奮鬥,也要真誠待人,我想就算愛情的關係無法維持了,但至少也能因此俯仰無愧自己在這一段感情的表現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