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steam冬特據說和秋特差沒多久(幾個星期而已),不過對於積game如山的我,沒有一定的特惠我不輕易出手,這次手滑了但還是鎖定夠優惠的遊戲,買了11款才500多元,平均一款5X,算非常的節制。
以下是這次購買清單,普遍都是2折或更低,遊戲不少是策略型的,真的是買回來不知道啥時會玩。
今年的steam冬特據說和秋特差沒多久(幾個星期而已),不過對於積game如山的我,沒有一定的特惠我不輕易出手,這次手滑了但還是鎖定夠優惠的遊戲,買了11款才500多元,平均一款5X,算非常的節制。
以下是這次購買清單,普遍都是2折或更低,遊戲不少是策略型的,真的是買回來不知道啥時會玩。
今年最大筆的花費就是買車,訂了CX5不過目前還沒交車,預計農曆年前完成。在等車的過程中某天突然想到「疑?何不先入手一下Tomica(トミカ)的cx5呢?」
結果一查下去才知道原來Tomica的編號是1~150輪流上場,會隨著時間替換後變成同個號碼但是不同的車子。(相關的Tomica小知識我覺得這這部落格不錯,這算是蠻不錯的基礎知識:tomica一般號車歷史簡易介紹 ,查編號可以用這個網頁:https://cochume.com/category/tomica/tomica-lineup
我目標的CX5主要有這幾個編號:
編號82 (CX5一代) No.82-7 マツダ CX-5 パトロールカー / No.82-6 マツダ CX-5
編號24 (CX5二代): No.24-9 マツダ CX-5
編號52 (CX5交通巡邏車) No.52-7 マツダ CX-5 河川パトロールカー
一些上面網站沒有但查到的CX5
a. トミカ No.93 マツダ CX-5 道路パトロールカー
b. 特注トミカ 第46回 東京モーターショー 2019 No.6 マツダ CX-5
c. トミカ 高度救命ドクターカー 静岡県立総合病院 CX-5
d. 1/66 日本赤十字社 血液運搬車 マツダ CX-5(ホワイト×レッド)
e. 特注トミカ 組み立て工場 ★★★★ 第25弾 マツダ CX-5 レッド (内装:ブラック)
f. 特注トミカ イオン チューニングカーシリーズ 第22弾 マツダ CX-5
其實一堆,當下購買欲旺盛的我晚上就把網路上能找到的cx5都入手了,不少絕版的都花我平均一台快400元(原始價格可能才100~150), 購物慾真可怕。
以下來開箱吧:
之前在看敗北時,看討論有提到該季的俄語也是大熱門,雖然看畫風,看題材也還好,但就埋在心中~ 在每周追敗北的同時,也看著netlix上有這部…就在某天就看一下,順順地就看完了。
兩部在本季算是一時瑜亮,輕小說排名也都不錯
不過看完俄語之後再查了網路評價,疑,當時印象初期是好評連連的啊,怎麼後期就由盛轉衰。XD 但也大概可以理解啦,首先是女主塑造的是刻板正經文武全材的大小姐但劇情裡展現的完全不是這回事,被戲稱是白毛蛋雕(蛋雕-丟掉的台語)~ 再來是劇情主軸的學生會選舉其實有點無趣,過程中不但女主的魅力被看破,男一女一之間的感情戲也不深刻…最後也要講女主講俄語遮羞的行為展現一點都不萌,感覺就是用俄語murmur一下,遠不上釘宮型的傲嬌啊。
但為啥我還是順順地看完呢? 因為這種看萌系正妹的戀愛喜劇動畫對於中年大叔還是很放鬆的活動,再來是每集的ED曲都會換,聽聽政委的歌聲也蠻令人期待的。第一集的ED就讓我眼睛一亮~ 這裡有所有的歌單 [俄語] 艾莉同學的翻唱ED裡喜歡哪幾首,個人還是最愛第一集的ED
9年前左右買了儲蓄險,當時把所有的資金(約600萬)幾乎都丟進去,因為看著業務的估算是滿四年後就可以超越定存,彼時這600萬也只是放在定存且預期這四年應該都不會用到這筆錢的我當時就決定買了。雖然那時候早就有「保險歸保險,儲蓄歸儲蓄」的理財主流共識,但當時理財方式偏保守的我依舊選擇這個管道。
9年過去,這筆錢我一直記掛在心,它是我的「最後關頭預備金」,初嘗股市的風風雨雨後倒也沒有想要立刻解掉這筆錢丟入更有效率的投資,歸在我資產配置的一環。因為想到受益人目前已婚的我應該要修改它(原來是填寫父母),所以才連絡理專(也已經非當時推我入坑的理專了),順便想要了解一下這儲蓄險的狀況,這裡也記錄一下。
首先是當年的試算表:投入606萬, 理想上目前已經應該是736~758萬之間,當然這份利變型保單有所謂的「預定利率和宣告利率」的差別,當時這份是用宣告利率3.3%來算,而預定利率是1.5%,實務上這9年只有第一年是3.3%,大部分的時間都因為疫情而貼在1.5~2%左右。
在發ROG Ally 修好的文章後不久,我用來發文章的筆電突然當機後跳出萬惡的藍色畫面如上,用HP筆電的檢查工具看了一下,找不到硬碟:
因為平常我都有用筆電連回公司加班的需求,一邊在想這壞筆電要怎麼處理,一邊上網尋找筆電。因為其實筆電我是輕度文書使用,當時入手的筆電是二萬出頭的文書筆電,所以先從同樣牌子開始找,然後逛逛雙a,之後猛然看到了avita有9999元但同樣內裝 (i5-1235U/8GB/512GB/W11)的筆電…雖然冒著可能是買電子垃圾的風險,但一來我原來的筆電高機率真的只是SSD換了就好(預計3~5000內搞定),買了太好的四號機,那三號機就處境尷尬,二來是兩萬不到筆電我認為本質不會差太多,我三號機也只撐了兩年,這台只要有撐兩年我認為CP值就大賺了~
總之就入手了,外觀上還是可圈可點:
9月的某一天夜晚發現我的ROG Ally不能鼠標操控了,症狀和網路上的這篇 "我的 Rog Ally 終究還是逃不過到維修中心報到 "內的影片相似,就是鼠標會自動往左邊移動。 開啟一些需要右搖桿的遊戲,的確如該篇文章所說的,這狀況應該是右搖桿故障所致。
然而如同[雜記]2024年未的感冒…所說的,年底光是全家老小反復的感冒就搞不完了,維修ROG ally這件事就先放在腦後。 上周心血來潮:「好像該查了一下保固準備維修了」。
保固購買後記得沒登錄 (但電商的電子發票有保留,再加上ROG ally保固兩年,就算從出廠開始算也在範圍內,所以不怕),然後登錄好之後查維修方式,可以包裝好後請人來取,或自己跑皇家,我選擇後者(實在懶得包裝)
疫情前就奇怪有些有小孩的同事為啥口罩長戴不拔,生小孩後的我體會到了。一來是怕自己感冒傳染給小孩子,另一方面小孩子本身也會傳感冒過來讓平常不生病的大人也中招! 我同事的理論:「因為小孩子生病討抱 => 大人與小孩太親近沐浴在高濃度病毒裡 => 大人顧生病小孩要勞心勞力,睡眠不足 => 大人要不感冒也難
我自己這下半年算是親自驗證過了。
在高中後到結婚前,我很少感冒,有點症狀的當下多喝水多休息睡一覺就會滿血回歸。印象中好幾年除了眼科和牙醫外沒看啥醫生… 可能年紀到了+大寶上幼兒園後更新病毒碼,今年9月份之後我竟然感冒了三次,而且三次都嚴重到要看醫生且拖超過一周才康復。最誇張的是兩周前的那一次,我喉嚨完全失聲一周(那個星期請了兩天假+所有的開會都skip) 然後又拖了一周才好個8成。
自己感冒也就算了,大兒小兒輪流感染,這個9~12 月就在 "大兒生病->大兒好得差不多->小兒生病->大兒又生病了->小兒好的差不多-> 又變嚴重了" 的輪番上陣上度過了。 我太太也是和我輪流感冒,一家人都慘~
所幸目前大小兒和我都好得差不多了…妻還有一點症狀但也有好轉…
經過這輪重感冒後決定要好好的戴口罩+ 注重自己和小孩的衛生(坦白說新冠疫情後我沒有很注意洗手) + 規律運動健全自己的抵抗力
希望今年最後的半個月全家都健健康康啊~ QAQ
描準這兩年要換一台SUV的我,之前已經有po了一個資料文,最後選定CX5和RAV4試駕,試駕完畢也來說說心得了。(本人非專業車評,開車也只開一台tiida,所以本文都是一些流水帳的murmur)
其實本來是沒打算試駕的。 一來開不是自己的車我心理會有陌名的壓力,二來是約試駕好像有點麻煩,最後是其實短暫的試駕過程中對於一台車能了解多少,我這種只開過tiida的人可能這樣的時間不夠有敏銳度判斷自己需要的
但紙上功課都作了,去展間晃晃發現業代對於安排試駕也很開放,RAV4這台甚至是當天看到一半就約我直接去開開看~ 但因為我購車後不是只有我在開,太太的意見也很重要,所以CX5和RAV4的試駕都是約兩人都有空的時間。
CX5試駕
選擇的是上班日的中午時間,開的地點是一般市區+快速道路,基本上就是平常通勤的用車情境。可能是太緊張了所以我整趟約30分鐘的車程對於CX5本身的駕駛操控隔音避震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觸,路程中主要專注在試業代介給的ACC系統 ~
不過對於HUD的投影方式蠻有好感的~ 內裝質感隔音等可能普遍CX5在這個級距被稱讚的優點我覺得還好。
有個插曲是上快速道路要匯入主車道時被盲點的警示音嚇到車速大降(主車道的後車應該以為是哪個白目三寶在開車吧)
之後換太太開我在後座當乘客,整體來說…SUV果然比較晃, 但因為Tiida我當乘客時也覺得晃,所以很難說哪個比較晃…
想到我2017去日本自駕,回國後坐這台tiida我一直以為我家的車要壞掉了,怎麼這麼晃+有異音,後來才發現是當時在日本自駕的那台等級比tiida好太多了。XD
問太太整體開車+乘坐的感覺,她覺得開起來很順,坐起來覺得空間沒想像中的小,也不會覺得很晃(畢竟平常tiida主要是她在後座我在前面開, 她的感覺最準),整體來說CX5的試駕體驗我們夫妻給予OK的評價。
RAV4試駕
有了CX5的試駕經驗後,兩天後約了RAV4試駕。這次很巧的路線都是一樣的(可能新竹地區業代覺得這樣的路線最安全方便吧)。我們是開RAV4的hybrid油電, 但其實和業代說我們的預算更傾向買汽油版… anyway, 反正試乘油電也不是壞事,因為真的要買RAV4一般鄉民也是說直上油電是更佳的選擇。
因為不是第一次了,所以這次試駕比較從容。動力比CX5足,但試駕車沒有HUD所以覺得扣分~ 整體感受也是頗ok的,然後換太太開我到後座乘座,因為這次我連小孩+汽座都有帶過來,發現RAV4的空間和CX5比起來固然出色,但沒有到想像中的「天差地遠」,兩者間我本來就私心選CX5了,只差在後座空間問題…但實際體驗後這點好像也無法讓我就因此棄CX5選擇RAV4了。
試乘後問太太感想,她覺得比較有感的是RAV4比較晃 (但可能是我想試動力所以比較大腳+那天風比較大,對RAV4有點不公平),然後內裝CX5真的贏不少,而空間上她也有同感RAV4勝CX5但不是勝到讓我們倆能忽視它的缺點。
最後選擇
試乘後我和太座討論後應該就是選CX5吧,但還有個最關鍵的還沒談,那就是價格和業代可以送的配備。
最後兩邊都談了一論,RAV4那邊汽油旗艦塞了影音特仕只給115萬(不選特仕只肯給107萬左右),CX5那邊談到20S Select 加購一些個人想選的隔熱紙和行車記錄器等等可以到100萬左右,基本上RAV4如果用心一點可能還可以找到報價更低的業代,而CX5那邊可能還有神單的空間但給這樣已經算是普遍行情,總之最後因為一個緣份,就順勢下訂CX5了。
剩下的就是等交車了,希望農曆年前能入手。
一般來說我不會隨著雙11起舞,但不可否認一些東西還是這時候買有一點點優惠。再加上這一年來好像沒啥購入自己「想要」的東西,總之這次雙11(跨度是10月底到11月中) 就是買了一大堆
總合支出概數: 洗車用品(2900)+ tomica模型車/軌道組(4650)+夫妻跑鞋(4200) +一堆家用清潔用品(700) + Bookwalker電子書(1350)+讀冊購書(4150), total 17950
年底前應該就沒啥大敗家了,要克制。
洗車用品
首先是因為年底要換車,所以就開始研究自己洗車的話要買什麼配備(現有的車就覺得髒的時候洗碗精+低壓水沖一下而已,幾乎沒在顧),然後就入手一堆東西了。
如下,林林總總買了快3000元
全部用品大集合:
上周五(11/22) 心血來潮翻看了一下最近有啥電影可看(因為2020疫情期間我儲值威秀快5000元,結果這筆錢到現在還有快2000元沒花掉)。發現有偶像大師的劇場版上映,但這部其實是2014年的作品,然後台灣首度上映。(巴哈動畫瘋目前也看得到,囧,這樣還上映片商對票房不擔心嗎?…)
anyway, 近來心情鬱悶,周五連日陰天難得放晴,所以乾脆就請假觀影了。
對於偶像大師系列我其實算是「本本製作人」(就是相關對角色和劇情的理解都是從本本而來…), 本身是有玩過一下子的灰姑娘和看過一些些灰姑娘動畫,而這次劇場版的本家部分個人是沒有看過2011的動畫,而歌曲方面也只知道「go my way」… 沒有任何預備知識下就去看了。
這次雙11的購物節用兩雙鞋子揭開序幕。主要是太太目前沒有一雙合用的運動鞋,而她目前這雙破舊磨平的運動鞋是4年前和我約會時,兩人一同去台中雪樂地後,再去附近的三井outlet 逛街時買的「情侶鞋」(asics 亞瑟士的 GEL-PULSE 11)
因為是有這份歷史意義,所以即使我目前還有一雙很剛好的慢跑鞋,還是一起買了同款式的asics 亞瑟士 GEL-PULSE ,型號已是15代了。
以下是這次的開箱,總共花了約 2100*2。 本來太太想說買個asics的1111元特價鞋就好,被我吐嘈沒有亞瑟士膠的慢跑鞋有買的必要嗎?XD 反正就當預備的聖誕禮物,錢都我出了。另外太太的腳以女生來說算大的(26號),所以雖然gel-pulse 15女款有看到更便宜約1500元的特價,但沒這型號只能pass 了。
去年就打算把現有的Tiida 退休 但研究了一年 鎖定的是百萬初suv 的三台 ,cx5,rav4, Sportage
以下是最近最後三台決選前最後的參考資料大整理,也供給目前有想要選這個價格帶的SUV的人參考)
一、百萬初SUV大比較
基本網友討論文:(主要是ptt和mobile01)
[討論] 百萬中型SUV選擇
[問題] SUV選擇
Re: [問題] SUV選擇
[討論] CX5/Rav4 選擇
RAV4及CX-5的抉擇?
[討論] CX-5、Karoq、RAV4、Sportage、Tucson L
空間:
超級測試!9部SUV全台最完整實測-Part.3空間測試
發燒SUV大比拼!Mazda CX-5、Honda CR-V、Toyota RAV4
2024 MAZDA CX-5 SELECT評價空間
比對影片:
CX5 vs Sportage: 平價以上豪華未滿!進口中型SUV該怎麼選?
RAV4 vs CX5: Toyota RAV4強在品牌光環?Mazda CX-5只贏在質感?
Mazda CX-5、KIA Sportage : 車主長期追蹤Ep.60
Mazda CX-5/Hyundai Tucson/Toyota RAV4:【駕途】百萬級熱門SUV對決!買哪一台才不會後悔?
cx5 素人車主心得
全家牽新車,Mazda CX-5 首航出發
心得分享|入主 CX-5 半年,車主實際感受優缺點分享
#6 2024年式 Mazda CX-5 20S SELECT PLUS 開箱及心得分享
在購買二手書湊免運時看到這本,因為本人是資深ptt 鄉民此書另有紀念這個青春歲月的意義,價錢也便宜,就入手了。因為本書內容應該線上版都有,且本書出版於10年前的2013,線上還持續更新,所以實用上還是直接看網站比較好 (註:本文寫完後回頭看,這線上版鄉民百科有一些書中有寫的條目是沒有的或線上寫得比較少,所以此書以完整度來說還是不錯的)
這書入手了好一陣子,但因為近年Threads興起,連Dcard、IG、FB都成了「老派的人才使用」的印象,更不用說偏激噁男更多的PTT了,總覺得應該再來個五年ptt應該就會完全沒落到懷舊中年人才會看…十年之內很有機會被關掉。(尤其目前藍綠勢力應該都不喜ptt上的風氣)
bbs站的沒落有時候就是轉眼之間,像ptt2,我研所(2008~2010)還頗興旺,但2012年一看,幾百個有追的ptt2板幾乎沒有人發新文章。 我自己大學科系的bbs站也是,2008入學的新生以前都還會願意上站並開個人板與課業板 (助教回答問題也許多直接在bbs看板上回),但09,10後的新生課業都直接在FB私人社團討論,班板也在FB上開,然後會用bbs的學長姐出社會後沒再使用又沒有新血,一個常常線上都有500人以上的系站2012年就不時掛掉且沒啥學弟妹接手維護管站,轉眼byebye了。
ptt 這bbs介面的論壇能維持到現在仍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網站實在不易,雖然組成從大學生為主變成一堆中年人(尤其是男性),但我個人在購物(尤其是車、房)、出國旅遊(遊日)、運動討論(NBA、職棒),動漫討論,電影評論… ptt 都還是我參考意見的首選,畢竟從學生時代以來就會覺得這裡的文章業配性質較少(相比blogger、youtber),就算有業配推噓文也會有相關的意見可以補充,綜合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參考性質。
看了一下我自己的ptt ID狀況,6909次了,此ID大約是2005年註冊的,但我真正上ptt是高二左右就開始 (上大學後才又換了一個ID,原帳號就廢掉了,不然其實我應該更多登入次數。
漫畫多個「超」字也原來是版權因素啊。XD
基本上就是個年代物,但補完之後讓我知道這作品的一些人物(前陣子FB出現什麼兜十藏 兜甲兒的梗圖)和一些梗的緣由 (ex. 木蘭飛彈真的是從胸部射出、光子力研究所、超魔神Z、還有歌詞的「雙面人」之類…),總體來說還是蠻有意思的。
今年五月才po了這篇[雜記] 想要與需要 -買車換車的思考 ,最後花了4000元整理一下機車,沒想到騎沒半年(實際上應該騎不到500km)就GG了,牽去給住家附近評價還不錯的車行一看,引擎應該要整理沒個四、五千以上應該修不好。痾,當下就問說那車行目前有什麼優惠活動嗎,因為是光陽的,當然就是推他們這個月的主打:KYMCO 150大地名流 最強大哥大。
之前就想換車的我,當然知道兩陽近幾年評價逆轉,光陽甚至不保連20年銷量冠軍且一洩千里(最近銷量排名甚至快到第三)。大地名流的前身新名流又是負評滿天飛… 但因為價格以這規格還算香,然後又有一說大地名流有改善一些參數災情較少了,總之思考了半天還是入手了,希望折價最後不要變成修車費,就看我的人品如何了~
做功課的同時也看到這篇:
但覺得好像沒講到網路上主流的論點就是(ex. 法務?XD)。
最近妻說她筆電SSD空間已滿,需要一個硬碟,幫她購買的同時想說自己目前好像也還需要一個可無腦映像的備份硬碟(無腦就是我可以隨時把想備份的東西拉去該空間夠大硬碟而不需要考慮整理),於是也入手了一個seagate的14T,價格8000有找,算上一些相關信用卡與電商的回饋,實值支出約7000出頭,這價格算很ok的了。
沒想到買硬碟的贈品是有seagate mark的口罩和夾腳拖。XD
來看一下硬碟的狀態, 14T是我目前最大的外接硬碟。
去年(2023)普發現金6000時,出現了上面的傳單:只要再加975就可以訂15期巧虎+一堆有的沒有的玩具,聽起來很誘人,且當下想說玩具之後二寶也可以分享,於是就訂購入坑了,豈之這一批算是倒數最後幾批的巧虎了,因為今年(2024)出現了個震驚台灣育兒中爸媽的新聞:《巧連智月刊》官方宣佈停止訂閱,未來將轉型成其他服務方式陪伴兒童成長!
當時入坑後還特別截圖紀念:
整理房間時發現了一本幼獅少年,那是我國一時期班上的班刊(反正就是公物?)但學期結束後我以我「班長」(還是副班長? 忘了XD)的權力收回己有。25年後重新看裡面的內容,懷念不已啊。
會收下這本主要就是下列兩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東京電玩展的報導: 在那個電玩節目與雜誌都還有熱度的年代,東京電玩展對我們這種喜歡玩遊戲的小朋友們就是「神級」的展覽… 是說那時還有「哈日族」的代稱,日劇日影Jpop 乃至於動漫遊戲等流行資訊日本都是遠勝於韓的時刻 …
2010年離開校園,到正式進入職場的兩個月轉換期我收到國民年金的繳費單,但彼時對於這個年金制度存在了「之後會有勞保這個根本沒啥好處」「這個鐵定倒」的心情就一路欠費到超過10年追繳期限了,那無限追殺的繳費通知這幾年已經絕跡。
這十多年來我都一直有勞保,國民年金這兩個月有無對我來說根本不重要,只怕會因為「處罰配偶」的條款會影響到現在的家庭而已。
總歸設計之初這就是個「佔年輕人便宜」的制度,目前精算預期是2048年破產,和其他年金的破產預測相比其實這年金已經算是可以撐得很久了。以下是我整理如何判斷自己要不要繳國民年金的懶人包,資訊如有不正確也歡迎指正:
1.有把握在國民年金預訂破產前(目前是2048)可以領到一定程度給付者
2.有把握不繳國民年金的錢自己運用可以報酬率超過國民年金的老人給付 (基本上算出來的就離65歲越接近的人,報酬率要越高才能打敗國民年金,這樣其實不繳反而不智,但換言之這個設計更證明此年金就真的是利老人而坑年輕人)
3.是否勞保想要湊滿15年可以領月退(否則只能一次領)
4.預期可能在保險期間生育者,有生育補助(快4萬)或沒其他社會保險但想要死後多留一點錢的人(有近10萬喪葬補助)
5.是否有配偶(因為可能罰配偶)
目前預期不改革就會2028破產的勞保到時會如何處置,算是可以國民年金未來的處理狀況的試金石(?)
因為股癌推薦熬夜看怪獸8號,開頭片尾歌曲+畫面創意不錯,整體來說製作算是用心,但劇情內容和推進方式算老梗,不過目前負評多集中在漫畫那邊目前的現狀,而動畫製作目前算是漫畫的精華之處,華麗的打戲+熱血的配樂+老套但就是好看的無能力者放大招,還是讓我一口氣看完12集。
個人最推這部的OP/ED音樂,雖然喜歡日式動畫風格OP/ED的人可能會覺得歌曲不習慣,但歐美音樂風格與OP畫面的呈現頗讓我耳目一新。 [情報] 怪獸8號 op和ed
劇情設定是3X歲近中年大叔重新拾回與青梅竹馬一同對抗怪獸的願景,他本身沒有資質,但意外得到了化身為怪獸的能力,被討伐怪獸的防衛隊部隊偵測為怪獸8號(像颱風一樣的編法XD,本作設定出現的夠強怪獸才可以有編號)
將近十年連載的迷宮飯近日完結了,隨著今年(2014) 動畫化而生的熱潮,最後兩集(13,14)的台版也在近日出版,記得大概台版出9~12集的時期很容易發生各大網購沒有貨的情況(第9集和第10集都是找了很久才找到,而後幾集幾乎一出立刻就買); 我想這情況因為本作的動畫化而有再版,收集全套應該較容易了。
手中的迷宮飯大集合,冒險者聖經資訊量不少,應該會額外開一篇心得文:
個人在本作剛開始的時候很熱烈去追,九井諒子一直都是個人心目中tire1 的漫畫家,之前收了一些他的短篇集也是愛不釋手 (心得如下):
[漫畫]九井諒子 - 抽屜裡的生態箱 (ひきだしにテラリウム) 心得雜感
[漫畫]九井諒子<龍的學校在山上><龍可愛的七個孩子> 雜感
本作1/3處找到妹妹法琳後, 突然從快樂有趣的迷宮美食冒險記轉變成慾望的追尋、生命意義的探究、人生價值觀的衝突、黑吃黑等的沉重型哲學思考作品… 這種要不怎麼休閒的劇情於是讓我決定要等本作完結後再一口氣看完。
這次收完13,14後,剛好趁這兩天颱風假的夜晚從6看到14(看到老婆都抗議怎麼一直在看漫畫沒顧小孩了),覺得本作很棒:設定兼具深廣與題材新穎、搭配上乘畫風與人設,九井諒子的功力果然無愧於我單行本第6集後一路在沒看後續劇情下收到最終集的信任。
本作完成度高,對我但美中不足的還是有幾個點
a. 個人期待那種小隊合作完成大任務打倒最後boss的熱血感氣氛本作幾不存在…
b. 男主角整體來說還是不夠讓我喜歡啊…魅力和這兩年隔壁棚的精靈大作裡的勇者辛美爾根本不是同一個level。
c. 雖說本作有一些較硬的題材,但呈現起來內涵其實還好(對我這個近40歲大叔來說深度並不深),在有類似主題的漫畫裡也稱不上是第一流的 ex. 講異種族的生命長短,芙利蓮明顯高桿,甚至狼與辛香料裡相關的討論我都覺得比這部還深刻。
但本作厲害的點
a. 對於那些地城魔物生態的刻畫、設定非常仔細且用心。看這「蛇怪」與「雞蛇」的差異最具代表性:(迷宮飯:巴西利斯克和柯卡特里斯的異同 ,sorry沒能找到原出處只能從內文農場撈的這篇代表)
b. 老師的繪功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 XD)
c. 從食材、料理的角度切入地城冒險主題的創意性 (這點也是本作一開始最吸引我的地方),感覺出來作者應該考察很下工夫或者本身也是對作菜有些研究。
covid疫情後股票投資成為朋友間談論的顯學,本來2022股市回檔比較冷淡點,但2023年開始了AI熱潮推升了台灣股市到了新一波高點(萬八卡很久後,今年一突破就直接衝上二萬四,現在回檔不知道會到什麼程度,但沒跟上這波的人應該很虧,不只是帳面上沒搭上車,資產還甚至會被高房價以及通澎吃掉,非常可惜。
我自己的狀況呢? 2022個人最慘時刻所有股市的損益是-200萬 (相關血淚心得文),不過23年中股市回升後就就到了損益-50萬的程度,今年這波漲上去後,這-50萬補不但回來了且目前帳上未實現還有+60萬左右…
還是要抱怨一下要不是那個錯誤的決定導致-200萬,這幾年的損益可以達+350萬以上吧。(那筆錢投資大盤指數就好,不但不賠還可以翻上50%以上…唉) anyway,四年+60萬的報酬,和那些一波賺到可以退休的少年股神們比起來也只是讓自己頂多比定存好的程度而已。
講完自己的狀況,來推薦幾本自己讀過的理財書,先講這裡覺得不錯是以「初學者」的角度,然後其內容也是以大觀念為主而不是實戰操作,但個人覺得這幾本書上的理財觀至少可以讓人有好的立基,如果自己早點學到書上的知識,個人說不定可以離提早退休計畫可以加速個5~10年吧。
網路上也可以找到不少書單,像幾個的清單也有不少本我就覺得蠻不錯的,但個人覺得還不夠簡單。XD
前陣子同儕們不斷對netflix彼時新上檔的哥吉拉-1.0有好評,再加上本作去年(2023)就有許多獲獎消息,讓其實不是很愛看怪獸電影題材的我也跟風看一下。然後順順地就把這部看完了,不愧是得獎的特效,技術力完全不是印象中日式特攝那種風格,整體來說本作也算是回歸心目中哥吉拉的初衷:這怪獸最初是描寫日本人內心對於科技、環境、天災、外力等種種威脅的具現。 這也是我小時候還沒有看過電影先讀報章相關介紹文所提及的產生的印象,豈知後來看了幾部電影都是怪獸對打為賣點,個人覺得這部算是回歸原點之作。
不過說實在的哥老本作的出場不多,甚至前1/3都沒啥露面,但後面出現的氣勢和威力就是厲害。雖然不是很喜歡神木隆之介所飾演的男主性格(但本作的劇情主軸就是以他的成長為主題),然後最後女主角沒掛點也是有些刻意(但good end 還是最好),總評本作非常適合假日閤家觀賞配飯之用。
周一還在和太太商量這周颱風來襲,小孩的接送事宜;當時的預期是周三四會是最受影響的時刻,但彼時覺得應該周四才有機會颱風假。不過昨晚(周二晚上),各縣市政府很阿沙力的全放假了,當時還在忙於兩個小孩的哄睡(結果還是要靠老婆大人出馬才能安撫這兩個調皮蛋),等有空看新聞時已經半夜,一些撐著不放的縣市也都棄守立場,久違的本島全行政區颱風假達成。 (近幾年台灣好像有反颱風力場,大多數都是過而不入,換元首後立刻改變這個情勢了嗎?XD)
言歸正傳,颱風假放了,但工作的deadline 可不會因此延期,且如果颱風走得慢了,明天可能還會放一天,周五大寶幼兒園入園說明會,這樣不就代表本周放一半以上了? 因此早上看風雨狀況還好,就和太太商量今天她還是一打二,我去公司努力一下,傍晚再回家。
一直以來都是知道這款系列是有名的「精神時光屋」所以不敢入手,學生時代玩過文明帝國2(英文版拿來作語言學習蠻不錯的),前陣子看到文明帝國7的發佈,以及steam上順應而來的特價活動,於是就入手了文明帝國5了。(文明3去年冬特有入手了,但玩了一下發現真的太古老了,文明4代沒特價,6代特價不夠多,所以這波只買5。
上圖滿滿的DLC,完整版整包358元,算是接近史低入手(資料庫有查到還有更優惠的,但近一年來差不多特價最低就350左右)
半夜買了玩「教學模式」,立刻進入了精神時光屋,轉眼就半夜四點(此刻發文時間),然後驚覺,這麼遊戲要怎麼存檔(找了半天沒看到任何說明),網路一查,WTF,原來教學模式是不錯存檔的,網路上有人說玩了3小時只玩一半,然後還有花了11小時玩完整個教學模式的留言,這遊戲真的連教學模式都這麼hardcore啊?XDD
Anyway, 社會人士錢有了但沒有時間,遊戲價錢可能是我時薪一小時就可以賺到的,但遊玩的時間成本太巨大,這款應該只有那種連假時間(且小孩有人顧),我才有機會摸一下了。
Steam購入的小品遊戲Limbo(地獄邊境)直到擁有了ROG ALLY後才找到玩它的時間。網路上蒐了一下發現有一定知名度,但因為遊戲終究是小品且有一定年代(2010的遊戲),所以目前是沒有討論熱度的。
簡單來說本作是個美術風格氣氛營造、關卡設計難易控制與巧思兼具的解謎遊戲佳作。個人其實不太玩這類解謎遊戲,中年的我也缺少思考/試誤的時間,但這遊戲通關起來總體仍覺得滿足而非挫折。
當然人老手殘還是有點影響遊戲體驗:有些關卡明知道要怎麼通過,但就是要試個10幾分中才來過去。網路上本遊戲的全程通關影片大約1小時出頭,而我目前遊戲時間兩小時大概進度才到2/3。
網路上的攻略:LIMBO 圖文攻略
攻略影片:【涼子】LIMBO - 地獄邊境(10 顆彩蛋+隱藏關卡全破攻略)
![]() |
source: https://www.istockphoto.com/hk/%E5%90%91%E9%87%8F/happy-dragon-boat-festival-background-with-steamed-rice-dumplings-and-realgar-wine-gm1486999483-512609886 |
聽說今年的端午三連假是本年度最後一次連假,在連假結束之際來回味一下這連假做了啥,以下是流水帳式回憶:
周五
17:00被老闆抓去開會,開到20:30才結束,然後吃晚餐趕回家已經10:00了
周六
早上大兒吵著要去溜滑梯(還指定要去特定公園))
近中午帶著小兒去逛街
中午難得我和弟妹三個家庭連同爸媽大聚餐,但發生了大兒和表姐們搶棉後太激動,吐了阿嬤房間滿床的事件
大兒吐完之後很鬧,只好下午又他帶去公園玩,玩到一半妻來電「小兒發燒了」
小兒燒到39度,5:30時趕著去6:00關門的診所
晚上一家大小收拾行李從婆家到娘家 (太太視角),好不容易安頓小孩後,我公司的同事們又來電要討論事情 (我:現在哄睡中,約明早再討論)
老婆在520總統就職日當晚發了張照片給還在公司的我,照片裡是85度C的盒子但上面寫著「交往四周年暨老婆大人連任就識紀念品」, 其實兩人之間的紀念日不少, 有小孩後我個人完全都沒意識到520這個「我們正式在FB公告給朋友已經交往」的日子了。
和老婆大人的交往相關可以看這篇:
[雜記]2020回顧之 邁入人生轉捩點
一些覺得幸福的時刻:
[雜記] 結婚周年紀念& 幾個讓我突然更愛老婆的瞬間
最近我身陷工作壓力地獄,育兒相關都靠老婆大人撐著,她還記得這個日子我覺得感動,當晚下班後我和她一起吃蛋糕一起聊天,想起大寶出月中後不久的520當天她突然想和我牽手,我卻不悅地說「還不快趁小孩子睡著了趕快也休息」而惹她哭了。XD 而後我問她有記得這四年來我們有什麼特別的爭吵嗎?兩人互相討論了一下,好像沒有耶。
兩人互動的磨擦(非色色方面)大概是兩種情況:
前幾天(5/20左右) 有個好友突然和我大抱怨「DMM/Fanza無預警的鎖區了!」。個人對於DMM/Fanza的消費,主要是2018~2021的花騎士陸續課金五萬日元,後來有小孩後就退坑了,以及之前GIGA要收時花了兩萬日圓買了22款遊戲,雖然沒有算是實質的大影響。(因為平常幾乎都沒在使用了),但幾萬元購買的東西一聲不響的被平台商放水流還是有點不爽。
知道資訊的當下登網站的確看到傳說中萬惡的訊息:
配合舊換新的補助剩一年多到期(目前預計2026 01月截止),手上的兩台都差不多14年車齡的機車與汽車都在思考汱舊換新… 再加上最近剛好有一些維修保養要做,於是想說是不是趁機就換新,但還是被有客家美德(笑) 的老婆大人先勸阻了。
首先是機車,現有的是爸媽那邊繼承來的二手光陽cherry 100,近來剛好避震壞了預估要修需花費3000,想說此車殘值應該比舊換新補助的4000低,於是開始在看新機車 (MMBCU 158很燒到我,讓我一度想說當自己送自己的生日禮物),但老婆一句:「你一年機車騎多少km?機車又只能停在露天真的要買這麼好嗎?」讓我大夢初醒了進入聖人模式。
誠然…我一年機車里程不到2000km且在育兒這幾年應該還是汽車為主。這樣的使用頻率下機車沒啥利用到啊,於是還是乖乖的花了4000左右整台機車整理一下後目前打算就再撐個一年再看看了。
這個經驗也再度提醒我思索需要和想要的差別。
來記錄一下近來筆電開機遇到的兩個狀況好了。
1.開機後出現BitLocker 修復:
雖然windows著名的藍畫面很多,但第一次遇到這種藍畫面耶,當時正準備連線工作的話想說今晚可以洗洗睡了… 但沒有這金鑰好像會GG (查了一下的確會「完全無法讀硬碟)。後來有登入我window的live.com帳戶後看到BitLocker修復金鑰列表,取得48位金鑰正式解鎖成功,此事相關的資訊可以看這篇: [Notebook/Desktop/AIO] 疑難排解 - 如何解決開機後出現BitLocker修復畫面/取得BitLocker金鑰
查了一下這種金鑰太可怕且預設開啟,其實如果不是啥企業用戶或重大機密在你電腦硬碟的話,還是關閉為上策,以免自己鎖了自己且救援無路: Fw: [心得] Bitlocker 更換系統碟 建議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