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書摘]史景遷 - 婦人王氏之死(The Death of Woman Wang) 心得雜感


知道史景遷的大名是在高中歷史課本中提到「胡若望的疑問」這本書的緣故,雖然並沒有去找這本書來看,但對於這個歷史學者的名號已經深印於心。後來也買了英文版的「追尋現代中國」(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以及中文版的「利瑪竇的記憶宮殿」,但兩者都淪為我書櫃上的裝飾。

雖然我書看得很多,但總是優先讀「借」來的書,正如袁枚的名句「書非借不能讀也」,所以這本婦人王氏之死,是上個月從讀書館抱回來的書,而我花了三天的上下班通勤時間讀畢。

這本書相當有趣,主軸是一個山東的縣城,在明末清初的時代,發生過的歷史事件。書的開頭有幾幅地圖,搭配前兩個章節,開始引領讀者進入這個叫「郯城」的舞台 (郯音同談)。

故事有搭配地圖來讓幫助讀者進入狀況的作法很貼心。書的第一章是歷史課,介紹了明末清初郯城的簡史;而第二章是地理課,把郯城的人文地理風貌細膩地呈現:河流過哪裡,山在哪裡,交通要道在哪,縣城的位置以及為什麼會在那裡,各地的產業特色…前兩章讀完之後,故事的舞台已然在每個讀者的內心架構好了。

舞台架好,接下來就是演員出場了。

書中描繪的是一個現代台灣人難以想像的世界:一連多次的戰爭、天災與地震的摧殘,官兵與盜戶的糾纏與勾結,男尊女卑的兩性結構,史景遷用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像記錄片般地把這些郯城曾經發生過的往事展演在讀者的眼前,讀者們可以從這些故事,對於那個400年多前的中國山東的社會風俗、道德框架與律法有一些概念,並且從中體會到小人物在大歷史中裡浮沉的悲哀。

以歷史研究來說,這本書的題材太有意義與巧思了。一個在中國歷史上毫不起眼地方的縣志,清朝官員的回憶錄,並搭配蒲松齡聊齋裡的故事,竟然成為一個以小見大的歷史研究課題。

因為蒲松齡也出生在山東,在郯城(現臨沂市內的一縣)西北邊的淄博,所以史景遷很巧妙地將裡頭一些故事,與郯城曾經發生的過事件串連起來。當然蒲松齡的故事未必真的就是以這些在郯城歷史為原型,但因為地域相近,所以史景遷猜想的蒲松齡可能從他鄰鄉中發生的事件得到創作的靈感,也不是太過份天馬行空的推測。
 
本書裡的故事,有八成描寫那個時代的男人、女人與家庭的關係,比起男性,更多的是描寫女性的悲慘以及社會環境給予的枷鎖。裡頭有很多現代人來看覺得髮指的故事:「娶了美嬌娘的男性,竟然因為損友的建議,而動了想把老婆賣掉的想法」、「寡婦因為繼承了財產被其他的遠親給覬覦,該遠親竟然打死了寡婦的小孩」。書題「婦人王氏之死」,是本書的最後章節,描寫的當然是女人出軌,然後被男人所殺的故事。當然男人也受到當時法律規範的處罰(但沒被處死),但故事裡頭的女人被棄屍在冰天雪地,更顯得悲慘。

當然書中也有男女以外的題材描寫,那時候進出縣城像現在國界的海關一樣,要登記來訪的目的以及城內的人當「保證人」,也敘寫地方豪強的橫行鄉里的故事。(裡頭惡霸殺人之後還可以大搖大擺地自由進出官府,讓我想到某黑道政治人物曾經的名言,「過高屏溪,殺人無罪」,原來四百年後的民主台灣,其實也沒有比當時的郯城進步太多)。另外也有當時的一些法律的介紹(關於休妻的七出三不去),對於當時辦案、緝兇的手段,也有著墨。

裡頭的故事大都讓我覺得這種社會環境怎麼待得下去啊,三不五時盜匪、清兵就來掠奪,地方上有惡霸,官府有重稅,不時還有水災和大地震,若是女性的話,更慘。 雖然近年「穿越到古代」題材的作品盛行,但想想如果穿越過去是這種鬼地方,還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