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吉田修一算是我一直都有follow的作家,這部原著小說我也沒有動力去追,遑論衍生的電影…但這部的電影在日本真的賣得超好 (日本現象級鉅作《國寶》電影8大看點!改編吉田修一代表作,坎城影展獲6分鐘掌聲,票房重現百億神話),然後某日滑FB也看到許常德大推這部… 就決定上周日工作加班的午後去電影院放空一下。
原著吉田修一算是我一直都有follow的作家,這部原著小說我也沒有動力去追,遑論衍生的電影…但這部的電影在日本真的賣得超好 (日本現象級鉅作《國寶》電影8大看點!改編吉田修一代表作,坎城影展獲6分鐘掌聲,票房重現百億神話),然後某日滑FB也看到許常德大推這部… 就決定上周日工作加班的午後去電影院放空一下。
![]() |
| source: https://www.bomtoon.tw/detail/a_ssi |
太太生完第二胎在月子中心時,那時候我突然心血來潮看了一堆女向性R18作品(也就是一堆TL漫),但因為該網站也有韓漫,看著看著就轉看韓漫了。韓式條漫基本上有種量產的感覺,肉感的角色雖然一開始很吸引人,但看久了還是覺得有點千篇一律還是日漫好。不過這堆韓漫裡,有一部讓我覺得非常過癮的,就是J&B的小姐。
這部比起其他的R18韓漫吸引我的原因有二:韓國古裝與歷史特色+裡頭的清純小姐與夫人對大肌肌男僕心動不已的「貴族女子的掙扎」的心境描寫。
在圖書館看到這部,雖然是已經出圈的動漫作品,但坦白說漫畫我只有看過第一集,在2011左右,那時候這部只是被圈內人注意…我個人對這畫風無感,所以看完一集就停了,再次注意已經是這部紅到圈外是2013年動畫化的事(該年底歌曲紅蓮の弓矢還上紅白…)
我算是一個大眾化喜歡的作品我反而沒有動力去看的人。所以那些很紅的航海王、火影、死神、咒術…我都沒有在追,巨人也算這範疇內,所以即便動畫漫畫都完結,也沒有想去找來看的念頭,直到這個夏天在圖書館看到架上有一部分(到12集,但有一些殘缺),就借來看了。好作品的好處就是晚點看可以一次看個爽,如果當時看連載的話就少了點爽感 (雖然如此,因為該圖書館就只到12集,剩下的可能再看哪天有動力再追了…
以下心得有劇透注意
大兒去年開始讀幼幼班,彼時大概適應了兩個月才開始不會哭著上學(比一般小孩算晚了),但去年過完年後開始下學期,拒學的情況又開始了,每天都是抱著我或太太的大腿哭喊「爸爸媽媽不要去上班,我也不要上學」,一開始可能還可以用安慰的,後來整個只能半強迫的上車了。
一開始還在想是否學校發生啥事,但問不出原因。也請老師幫忙觀察,但這種崩潰情況只有上學時期,下課都笑容滿面,晚上到睡前也都如常,就是每天睡起來最難熬。
4月份小兒也加入了上學的行列(家裡附近新開了一間公托,後補到名額),於是4月開始就是兩寶的一起哭哭:
有感於4號機的遲頓,以及職場上接下來10月底會忙碌到明年清明,在家連線需求大增,再加上原先的桌機是win10要準備退役,以及10月份我可以入帳一筆萬餘元的特休折現(是的,我一年1X天的特休大概只會休一半,另一半換錢),種種理由讓我中秋連假心念一動開始找新的電腦。
基本上假日一定會移動到太太娘家或我的老家,所以筆電成為首選。然後因為工作需求,所以螢幕至少要16吋以上,找了結果發現了18吋的選擇(但一般來說這種是電競取向為多),預算就因此拉高了。
18吋的兩個選擇比較:
ASUS TUF Gaming A18 (2025) (FA808UM-0031A260H/R7-260/16G/1TB) vs MSI crosshair A18 ,這兩個都是4萬初左右定價的RTX5060的入門電競筆電,也算是蠻常被比較的:筆電挑選MSI vs ASUS、 45K同價位18吋電競筆電請益 , 前者品牌價值+電商平台貨源較充足,後者是CPU螢幕規格較好,兩相比對後我決定了後者。
但貨源真的比較不足,我是去「藝人店」的網購買的,買完當下立刻顯示缺貨,但店家傳來的簡訊說他們要和叫貨需要等一個星期… 但我不是急用就沒差。國慶連假後筆電到貨啦,興沖沖地中午就從公司殺去取貨(不幸的是公司識別證還掉了…要花點錢補發QQ)
九月開始就生病三周,好了兩周後,十月又生病(到目前進入第三周,不過目前症狀只有小咳和微微鼻涕,但anyway, 希望自己早日康復,然後2025剩下的兩個月,就健康的渡過迎接2026吧!
言歸正傳,九月份都沒發blog文,身體狀況與精神稍好回歸後發現巴哈完全不能用舊版模式發文了,用了新的模式發文,很不習慣(文章發出後想修改找「編輯」的位置就找了兩分鐘,然後tag也花了一點時間才知道怎麼加)
查了公告,原來要正式改朝換代了:
原來新舊發文查了一下轉眼也過了五年了 ([雜記]2020之網站介面大更新的一年),人是習慣的動物,在這個網站設計或使用者介面每幾代就大改的情況,其實終究還是淡忘了以前的介面是怎樣,新的介面熟悉了好像也還ok,我想對於這次巴哈完全讓舊版退場,我應該還是會慢慢習慣吧。
前一陣子理專業務開始推銷有的沒有的理財商品給我,他們打得是我儲蓄險的塊肥肉的主意,想要我解約轉作其他的標的。anyway, 有了儲蓄險的經驗([理財]儲蓄險9年後的心得雜感)我知道他們推的多半就是一些可能比定存好一點點(但要鎖住你資金好幾年),或者是看起來有快10%配息但其實是左手換右手的賠本… 於是我就一邊回絕他們,一邊還是重新思考這筆儲蓄險的定位。
先說吳昊昊吧,大約2018~19左右,某日在R18平台上發現他的電影。完全走文青風格,就一男一女坐在床邊,面對觀眾,然後兩人對話,然後草率的性愛,看起來更偏向藝術片的類型,當時蠻喜歡這個風格,也特別喜歡片中的女主角葛寧寧這類型,也因此追了幾部他的作品。
不過他的作品畢竟極為小眾,在中國也不是可以公開發行販賣的類型,所以入手不易,而且調性差不多,看了幾部大概就是這樣,賣點還是在敢裸露,以及看著手機念台詞有種莫明的荒謬感。
前一陣子心血來潮想到這個導演,發現有紀錄片海妖,透過這個導演(非吳昊昊,吳昊昊紀錄片的男主角)的對談知道更多吳昊昊與葛寧寧的背景、關係(原來真的是男女朋友但保持開放式關係,果然很藝術家)與近況。
X(twitter)有看起來是吳昊昊本人開設的帳號,近來他親近共產主義,也好像沒啥與葛寧寧合作的電影(葛本身好像還有一些作品,但也是極小眾難找),甚至有點讓人擔心心理狀況… 只能說藝術這行業,就是要天時地利人和兼具才有辦法開花的領域,沒有夠好的後台就奮力投入實在勇氣十足啊。
久違地進入電影院觀影,果然看著ufotable 燃燒經費就是爽,聲光的呈現感覺得到鈔票的重量和畫師的汗水…聲優的表現也是極高水準,打戲相當過癮。票房意外地相當好(因為想說離上次的無限列車過了好幾年了,非動漫圈的應該也不太會看中間的遊郭、刀匠村、柱訓練等篇章…沒想到目前的票房氣勢頗有超過無限列車的走向
但兩大「已知」的問題讓觀影後和無限列車相比覺得少了一些後韻,那就是「最終章預期要分三部上映的商法」,以及漫畫本來就有的大問題:「打沒幾下就進入回憶的節奏」,讓這部的分割感明顯。再加上這部片長有點長(2小時35分左右,列車可不滿兩小時,且列車重點集中而無限城分三大線進行… 幾個回憶真的讓我想睡。XD)
本作相比列車更偏向粉絲向。(列車沒看過前後也很可以代入劇情的情緒,但圈外的(即使有看過列車)直接看無限城只會看到幾個硬要插點戲份的柱或亂跑的伊之助…最致命的是音樂面上沒有可以和「炎」匹敵的神曲… 唉唉。
2025年8月起,大潤發變成了大全聯,一個從兒時就在我心目中有重大定位的賣場就此正式落幕,特別發文來感懷一下。
在國小的某日,在同學家坐客,聽到他們提到「大潤發」這個詞,彼時只聽過周潤發的我倍感新鮮與好笑,後來才知道是類似萬客隆的這種大賣場。後來家裡開始有了車,才開始定期會去新竹的大潤發購物,也開啟了我當時每幾個月最高興的時刻之一。
原因是記憶裡的大潤發相當便宜(尤其對於當時還沒有全聯,平日買東西只能去柑仔店的鄉下地方… 大潤發雖然一次需要買的量較多,但單價是有感的便宜,成為我買文具最佳去處),然後每次逛完最後一刻都會買超大奶酥波蘿麵包回家吃了個痛快成為我兒時購物最有印象的幸福時刻…
另一個有印象的地方就是推著大推車的電扶梯,我與弟妹與表弟們在那邊亂跑,結果表弟受傷…(還好不是大傷),現在回想我們真是一群臭小孩啊…
台灣Tier 1的podcaster 股癌的實體書。基本上不能把此書當成投資理財的密笈,但適合當作了解某個階段股癌這個人的心路歷程。
我個人算是podcast忠實聽眾,從2022年開始聽到現在幾乎每周兩集都準時聽,主要原因是第一個是其分析事理的方式對我胃口,第二個就是語調流暢但又不「吵」(這很重要,許多知名podcast我都覺得很吵而聽不下去) ,第三個就是一些市場資訊與作法的分享對我檢視自身的投資佈局有所助益,第四點就是Q&A這環節蠻舒壓的。
股癌最近又再度出圈,主要原因是其主導了遊戲的創投,詳情可以看這篇「從《股癌》到肖楠資本:謝孟恭為什麼要砸3億元投台灣遊戲」。期待他的付出能開花結果,這也會是我們這些宅宅玩家之福。
![]() |
| source : https://www.pixiv.net/artworks/114188522 |
大部分聽到的都是裡漫界「上岸」,然後一去不返,不少人戲稱「痛失英材」,在表界已經有成名作,但走相反路線的比較少聽到(我個人最有印象的就是鬼神童子的黑岩善宏),總之個人看完真人版後,也去找了漫畫版來看,個人覺得… 讚。
個人真的太愛「現視研」(一代),後來的二代目以及斑與花有點惡搞讓我有點失望,但是,如果未來有作者自己畫現視研角色的R18同人誌,那我是樂觀其成啊。(雖然最近這些表界作品的收尾,以及這些新裡界作品,所透露出木尾士目對偽娘or扶他有種特別的愛好…)
婚後因為力拼兩個小孩,所以沒有套套的必要,但經「實驗證明」沒套套我和太太的體質太好,兩個小孩都是 1~2的危險期就命中了… 目前有共識只生兩個,但又沒有想要立刻結紮,所以只好乖乖地帶套,三年前的這批當時購買的也重見天日。
但實戰後老婆大人覺得durex很不ok ,味道是一個點,會不舒服也是一點,試了幾次她都覺得不行,我也覺得恐慌,一度有點上套後就會軟掉的心理障礙。XD 當然身為一個富有實驗精神的就是多試一些牌子,選了日牌她可以接受,我也覺得很好…所以2024就都買日牌,相關使用頻率很高,然後累積起來也花了不少在這上面,所以記錄一下了。
Bookwalker 全套收完看完(其實早就收到16集,但17,18比較晚才入手… 沒辦法BW最近的漫畫價格都買不太下去,就算特價也是)
本作個人觀看順序是 日劇第一季-> 漫畫1~16-> 日劇第二季-> 漫畫17,18 (漫畫今際之國 retry看評價不怎麼樣,就沒有想補它的想法了) 雖然我是從日劇版入坑,但個人覺得進入海灘後就沒這麼好看,第二季又整體差評,漫畫實際上算是85~90分等級的作品,不過紅心Q遊戲到結局這段思索人為什麼要活著又說教味太重… 要扣點分了。 (日劇第一季75第二季55, 不過日劇出現的最大貢獻就是中文版本來只代理到第7集,而後才能全出。XD) (是說日劇也準備播第三季了呢… 不知道會演啥,聽說是原創... )
Blogger 這邊從2011開始當做主站(巴哈為備份),但人氣上從來沒有Blogger這邊比較多過。巴哈那邊2011時已經日均100~150左右,2014~2019 穩定日均300人,2019累積百萬,目前2025累積170萬日均穩定400人,以一個不追求流量,不和訪客互動,月均po文不到10則的動漫部落客來說,算是蠻好的成果。
回到本文,我發現blogger這邊2025的人氣有點異常的高… 一般來說google 上要找到這裡並不容易,比較可能的是從我巴哈那邊連過來,然後有興趣多找一些文這樣,而以往日均30不到,這一年卻日均300以上,但來源顯來不是預期,不知道是啥爬文機器搞的吧?
回到本書,畢竟有個「史」字,所以一些溯源的工夫是不可少的。本書對於幾個成人動畫的身體特徵(巨乳的出現、棒棒如何上碼)與表現 (乳首殘像、斷面圖、阿嘿顏),乃至於場景的設計(觸手)與聲音 (一些擬聲詞) 有相當有趣的考查。我身為一個認真專業研究ACG的阿宅,獲得此書也算是如獲至寶啊。(但請注意本書為18禁)
像斷面圖竟然考察到是藤子·F·不二雄是先鋒,真的讓我增廣見聞。
這次的夏特還是參與了一下,主菜是小黃油「隔壁太太今天也獨自一人2」,其他的就是這次個人關注清單上有80~90%以上特價(變成銅版價)的作品。 是說這次購買也發生了明明已經在收藏庫卻讓我加入購物車的情況(但有註明這個遊戲有在我的收藏庫裡了…還好有看到,但記得steam的機制應該會擋掉到這種情況的…不知道是否有什麼原因)
總計404元,其實想買的遊戲很多,能玩的時間很少,上次開steam的遊戲可能已經是一季前的事,今年年初比較認真玩一下(ROG ally送修剛完成後有認真玩一下),但Meta quest3 入手後,掌機又被我放置了。
不過入手小黃油立刻裝起來玩,所以當天就玩到凌晨三點多才睡著。XD
這認入手比較值得一提的是老即時戰略的傲世三國,是我國中時期的作品,沒想到竟然出現在steam上,就入手懷舊一下。雖然其實我只是當年在遊戲雜誌有看到,彼時超愛即時戰略類型的我超想入手這款,無奈那個時候零用錢少(每個月三百元),很多想玩的遊戲都只能放棄了。現在人已進入中年,就是那個老調「以前想玩遊戲有時間沒錢,現在是有錢沒時間」
最後整理了以前的季節特賣敗家記:
1. [雜記]2019 steam 冬特 大敗家
2. [敗家]2020 Steam夏特 記錄
3. [雜記]2020 steam 冬特 小敗家
4.[雜記]2023 steam 夏特 小敗家
5.[雜記]2023 steam 冬特 敗家
6.[敗家]2024 steam 冬特+ steam/BW年度回顧
![]() |
| source:https://fadeawayworld.net/nba/indiana-pacers/2025-indiana-pacers-vs-2000-indiana-pacers-who-wins-a-best-of-7-series |
時間回到2000年NBA 總冠軍的 Game 4, 那年我只是國二生。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老師恩准,一個暑假前夕的中午,教室裡同學們打開電視櫃看著NBA的比賽。(現在學生應該沒看過那種教室裡影音設備是用一個大鐵櫃裝起來的情況?XD)
我當時是沒在看NBA的,看著紫黃衣肥胖的球員一直罰球實在覺得這傢伙太大欺小了,於是心底就支持著另外一隊,然而Game4我支持的那隊還是輸了。但Game5這支球隊逆勢大勝,兩個主將都20分已上,讓我愛上了他們。 但可惜Game6他們輸了,這年的冠軍是湖人,KO連線開啟了3連霸,而這年的亞軍的溜馬隊幾乎不再被憶起,直到25年後,溜馬再度打入總冠軍賽,雖然今年收視率很慘,但上周末打開電視看game4轉播(今年總冠軍賽唯一一場台灣時間周末的比賽),一樣的黃色主調的場景讓我昔時中二的記憶都被傾倒而出…'
15年前修習中文系蘇軾詩文時,對於傳記類,當時教授大推這套李一冰的蘇東坡新傳。華文圈裡蘇軾傳記最知名的莫過於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但如果看過李一冰的這部又同時對蘇軾的生平際遇乃至於詩文著作有一定了解者,幾乎都會覺得後者是更棒的傳記。
有趣的是,李一冰何人,當時教授不知道,而當時的網路上也幾乎找不到資訊。
幾年前這套李一冰版本的蘇東坡新傳再版,輔以張輝誠的「尋找李一冰」專文,以及李一冰之子的文章「我的父親李一冰」,如此出色的傳記背後一些辛酸才為我所知,也無怪呼這本傳記能如此出色。 腦中想起史記太史公自序的文句…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
個人對於蘇軾詩文的熱愛始於大學時期修讀相關課程,彼時深受感動而有未來自己的每一歲都精讀蘇軾同一年歲著作的想法。爾後課業職場家務繁重,忘卻此事,偶一想起這已經是15年前的往事了。前些時候憶起此事我開始上網搜羅較新的東坡先生的相關註釋與研究書籍,除了撈出手邊的蘇軾相關書籍(包含這套李一冰版的蘇東坡新傳),也一口氣花了萬把元買了一堆蘇軾的全集…(這個等到貨後再行開箱)
另外這次蒐羅蘇軾相關書籍時發現了另一個感人的故事,那就是李常生先生花費150萬人民幣,12年的光陰以暮年的身體重新走訪蘇軾走過的路… (相關序言)
這些考察其初衷也是想完成一部其心目中可傳世的蘇軾傳記,李先生也很大方地將相關電子版書籍公開出來,看著精美的考証與彩圖,我佩服之餘也祝福老先生的心願能夠順利完成。
![]() |
| source:答复李永乐老师 |
youtuber界我唯一有花錢訂閱的就是李永樂老師,2018~2020我有空就會看他發佈的影片,非常佩服他粉筆+黑板就直接上場深入淺出介紹科普,開頭的「有小朋友....」乃至於影片結束丟粉筆的瀟灑離開都讓我在快樂輕鬆的氣氛中習得知識。
不過2020後我自身結婚生子陷入忙碌,就比較沒在追李永樂的影片。前幾年聽聞他當上政協後也不再更新youtube影片了:[問卦] 我取消李永樂的訂閱了 = =,真是可惜他的200萬的訂閱數,但那些影片目前都還在,也還是非常的感謝他。
近日開始整理書房裡諸多書藉,目前先從數學類的開始。而數學類的這批最讓我念念不忘的就線性代數這一門學問。老實說應該算是目前職涯(我在AI、影像相關的領域,但非演算法的部門) 裡蠻需要的一塊,但相關知識已經忘卻,所以起了重拾之心。
對於線代完全不知道的可以聽李老師的這個簡介:[線性代數] 這門課在學什麼? (播放清單)
重新尋找「線性代數」的什麼用,得到一個網站非常不錯,是交大的周志成老師所設:線代啟示錄。讀到快快樂樂學線代 (上篇)文末的轉折讓我發笑,但提及"亞里士多德說:「人生不應以追求快樂為目的,而應以減輕痛苦為目的。" 又頗有哲思。
目前重學的方式主要是尋找ocw課程輔以手上的這幾本(雖然不是普遍最推薦的線代課本),ocw課程應該以這文章所提的為主 Re: [請益] 線性代數開放式課程推薦。目前希望用一年半的時間好好修習,目標很單純的就是希望重新有大一等級的線代水準就是。(嘆)
20年前就覺得當時選擇資工系當主修真是太好了,網路上的學習資源比比接是,有為者取之不盡。20年後的現在,更多的開放式課程放到網上,用心的老師不藏私+網友整理,各資源又比20年前讓人學習起來更是可以省力,感恩讚嘆啊。
深夜使用筆電,因為任務未完就讓它繼續跑,早上如往例要打開營幕待機畫面要輸入pin碼,結果現了需要重設pin碼,that's ok, 重設就重設,提示是它會把認證碼寄到我的live.com 的mail , 但一直沒收到… 然後畫面上也沒有其他的重置方式,查了我去年是靠暴力關機,但試了無效…
上網查,這沒有收到認證碼的情況也不算少見… WTF,但好像該人也沒有得到解答…網頁的回覆看起來也是沒打到我的對的Q&A… 只能連絡客服嗎… (倒)
想試試看筆電重置… 但開機後按了Fx (8~12按了一輪) 或ESC 都不會有重置的選單,可能要重set BIOS? 但想想就覺得麻煩。而且我這筆電目前沒有售後服務可言(因為相關的代理都停止,原廠可能也倒了)
最後只好試試在那個等mail認證碼的地方狂按錯誤的密碼,結果出奇蹟,幾次之後出現了可以讓我用gmail 重設pin碼的選項了…(原本只能讓我寄live.com,因為我這邊是用微軟帳號當使用者帳號…)
總之搞定後,就是立刻查如何修改window可以讓登入除了pin碼登入方法外,也有傳統密碼的登入的方式,這方式雖然比傳統的密碼安全,但一年遇一次要我重置pin碼我也是覺得很麻煩啊…
對於李怡嚴老師,我從大學就知道他有一套算有名的「大學物理學」,不過我在讀清大時李老師早已退休,而那套教材也絕版,所以只聞其名而已。2023年開始看到李老師捐出所有積蓄的故事:8500萬積蓄全捐了!86歲退休教授未婚無子、一生奉獻清大,加碼捐書6萬冊,實在讓我感動,當下想要找尋大學物理學來作紀念,無奈都沒找到,只好買了他的科學與歷史來紀念這個師長。而後2024年初老師去世,當時亦有書籍開放領取的新聞,我一度想請假去龍山分館看看,但最後還是沒去。
最近發現原來老師對遺稿有整理成冊為「清華簡與上古史」,於是再度入手紀念了。 而一直覺得遺憾找不到的大學物理學,原來在老師的紀念網站上有圖書館的翻拍照片電子化了。重讀一些老師的紀念文章,還是非常佩服這樣追求學問的精神
清華的傳奇──李怡嚴老師 (1937-2024)
緬懷恩師 卓爾不群的李怡嚴教授
我對於這位老師的敬意,只好發揮在抽時間好好地閱讀他的著作上了。
好久沒po文了,沒想到久違的第一篇就是股市相關的投資雜記,算是個人的一個歷史記錄吧。個人進入台股也是歷經波折,最慘的時候-200w,最好的時候+120w (以上都是用未實現損益去看),但去年中起台股進入一個高檔震盪的格局,我的未實現也常是 +80w~ +20w 這樣跳動,但總體而言都是正數所以蠻心安的,我這筆投入股市的錢最初的目的就是房貸頭期款二成的資金付完後,剩下的只求能打敗通膨+房貸利息即可,所以描準的是長線投資,帳上盈虧我也只是用來重新配置之用,但4/2川普開啟的關稅波瀾讓我不得不慎重面對,也因此有了這篇雜記的誕生。
這文主要的目的有三:投資狀況審視,短期投資策略的沙盤推演,最後就是留存人生的一個記錄。
舊書不厭百回讀,尤其是好書。近日在圖書館重新拿起台積DNA,距離上次看這本已經是15年前的事情,當時看的時候還是初入研究所的小毛頭,科技職涯走超過一輪生肖的現在重新看本書,覺得裡面的文章有不少感悟與猶如親身經歷的親切感。
我研究所彼時正歷2008金融風暴,台灣科技業的前景一片茫然,猶記得隔年書卷獎的學長都沒能成功進MTK(因為名額大減),研所時不少同學也都以到中華電信力求穩定為目標…這些狀況都不是2020年代台灣科技業大吃紅利(疫情+AI+中美貿易戰)所能感受到的狀況。
當時寫心得時intel還是看似不可撼動的霸主,台積雖佳但也稱不上是護國神山,心得文裡也不時半調侃地說台灣科技業盛行costdown+賣肝來賺錢的事情;沒想到現在台積屌打intel,而且是真正的技術領先,能達成這樣偉業的公司,其組織文化與管理上的精神肯定是有許多厲害的地方。
在農曆年前買奶粉得到了這個軌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