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30日 星期六

[雜記]2022年中 台灣的Covid19疫情 雜談

Covid19名字是19但沒想到一直到22都還持續支配著台灣人的生活,當初沒預想到出國觀光解禁和口罩禁令會持續這麼久,記得2021疫苗開始接種並證實有效時有看到報導評論認為covid19的影響只剩下「垃圾時間」,但沒想到過了一年後,對台灣而是到來的防疫作戰的下半場。

國際上完全解封的國家越來越多,ptt上看到這篇的比喻覺得蠻好的:Re: [問卦] 歐美都回覆正常生活了嗎?,用河水比喻Covid19, 用渡海的人比喻各國的應對,一開始河水急的保守不渡河的顯得明智,但當河水不急後卻沒有準備渡河就又太固步自封了。

說到底,就是台灣社會對於這個Covid19的恐懼太過巨大… 誠然有一些不幸的個案,但巨觀來看目前總死亡數862(2022.04.29) 還略低於打疫苗後死亡的通報數1XXX,更不用說日常交通意外死亡(近年每年都有約2500~3000或更多)… 更是遠高於染疫死亡的人數。 (如下圖,來源:https://www.fda.gov.tw/TC/siteList.aspx?sid=1571  這些但不一定都和疫苗完全有關)


現在的疫苗覆蓋率和2021年中相比很好多,那台灣是否具備有放推的本錢?目前公佈omicron死亡率與可能的死亡數可以看這篇報導,其中有"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台灣確診死亡率將落於0.475%。若以350萬確診人數推估,則有1.6萬人死亡。" 的字句,個人覺得真的走向共存大概差不多會是這樣的數字。(至於這個數字是多是少,每個人對數字的解讀與忍受度不同,遙想學生時代也和同學吵過「零檢出」,一般庶民其實沒有決策權,也不需要面對火車的道德難題,實在不太需要為這個數字傷了和氣。)

但以去年台灣社會對於「死於covid19有近千人而產生的民怨,再加上2022又是選舉年… 相信這個政治責任應該朝野各黨應該沒有人會輕易扛下。

By the way, 2021年台灣死亡人數和近幾年相比算是有感的增加... ( 相關評論:觀點投書:2021年死亡暴增萬人,誰的錯?) ,如果covid19近千人死亡的疫情產生的種種直接間接而讓死亡數增萬人,那萬人的covid19死亡數,所帶來的影響相信是會不少的風暴啊。

Anyway, 仔細去觀察朝野立場並沒有差太多(都是走向共存但不能放推,即不能讓醫療資源失能),但政治攻防還真是不少… 底下的支持者們也吵成一團。  

中央與地方的執政團隊對於走向開放的準備不足都是責無旁貸的。

個人對中央執政把CDC放著當政治防火牆兩年多覺得很可笑… 完全看不到比衛服部長還更高層級的政治人物(總統或行政院長) 展現該有的領導風範。 開不了誠心,佈不了公道… 唉。 但在野黨或非綠的地方政治人物有時候口水也太多,像北市的柯自己前陣子逼問中央是想共存還是清零,但自己看似想共存又喊了個軟封城… 看起來立場模糊的程度也沒有差太多。 

雖然言至於此看起來這裡好像是兩邊各打五十大板,其實我自己真心覺得目前無論中央地方防疫的方面也大都有60分及格的程度,搭配70分的基層努力,和80分以上民眾的配合度,目前台灣這兩年多的防疫工程總體來說也都沒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了 (即我認為換個黨或換個人來作應該都不會好更多…)

不過回到開頭,台灣面對的是下半場,結果會如何還不知道,希望中央地方都好好加油吧。

////////////////////

剩下來講講自己的觀點

我個人是傾向逐步解除禁令,在維持死亡率和日本南韓差不多的情況走向解封共存的結果。我相信日本南韓能,台灣應該也要可以。(畢竟相較於歐美,東亞日韓這兩國還是有可比性的)

不過如同上文所說,今年是選舉年,加上台灣社會對COVID19的恐懼感,實際上很有可能明年的此時都還不能完全解禁… 就看到時候會不會如我預期囉!

前一陣子傾向清零的防疫態度也蠻可怕的,對於已經打了疫苗的年輕人來說,搞得隔離比染疫還可憐… 現在看起來擋不住了,許多現在這個階段來看「儀式重於實質」的防疫方式能漸漸被汰除是再好也不過了。(ex那個簡訊實聯制…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