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4日 星期五

[電影]八月心風暴(August: Osage County) 心得雜感


「八月心風暴」(August: Osage County) ,中譯的作品聽起來很像是政治或商場鬥爭劇,結果看了才發現是一個家庭內的風暴。Weston家裡的家長Beverly 意外而亡,獨留藥物成癮的妻子。 他妻子的妹妹,以及三個女兒遠道回家參加他的喪禮。

本來參加喪禮應充滿哀傷的追思氣氛,但參與的成員互動卻彌漫著難以言喻的不和諧。而家族成員的種種祕密與矛盾在一場晚餐時刻的爭風相對後,一一地浮現在觀眾眼前,原來這是一個美式的八點檔故事。(湊巧作品中有個八的數字,哈哈)

電影的劇情詳情的內容可以看wiki,簡單來說是文戲為主的題材,過程中就是一個家庭內的尋常生活,不過因為演員(尤其是女性)都是一線演技出色的陣容,所以光看是大牌巨星互飆演技就很有看頭,可惜我個人還是比較不吃這種茶壺裡的風暴的劇情格局,所以看完之後滿足度大概中等。




不過這部除了看演員的精彩互外,也還是有很多反思的題材:

家庭成員互動的模式

家常被形容是「避風港」,但是成員之間的互動,該保有祕密或者是彼此坦誠?不愉快時該痛快地吵一架還是躲開各自生悶氣?這界線拿捏其實大有學問呢。我個人覺得自己如何對待家人,大多也被自己成長的家庭所影響(這好像想當然爾的事實,不太需要什麼論證 XD) 像我的家庭成員大都是直率面對家人的性格,所以在這樣環境生長的我,實在難以想像連在家裡都要戴著面具對人的處境。

家的本質

劇中裡女性成員們看起來綁在一起很不快樂,但因為血緣而不得不再度相聚。或許自己對於家庭的需要或許也根源於自身與家庭的成長經驗。比如說馬上就要農曆年了,情感上我就很難想像有的人寧願自己出國渡假而不願意和家人團聚(雖然的確過年出遊的人越來越多,但大都以家庭為單位)

這部片爭執之後,眾人各分東西,或許下次成員再度團聚,又是其中的某人過世的時候吧?但想想也奇妙,明明已經不生活在一起了,往往還是有這種莫名的牽引力,我想這也是許多人對於「家」或「家人」有太多期待或想像的原因?

雖說我喜歡過年時團聚的感覺,那也是基於成長經驗裡這是個美好的時刻。其實我的家庭比較特別,祖父母那代和父母這代的關係並沒有血緣關係。(即我爸非我祖父母的親生子,我媽非我外婆外公的親生女 ,這背景的相似也是他們倆人當初認識並決定組合的理由),所以我們家庭比較沒有「用血緣、關係」來綁住家庭其他成員的概念與想法。

之前看過一本,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 或許可以當做這本書額外的補充讀物。

餐桌(餐廳)的地位

這部讓我重新省視餐桌(或餐廳)在家裡的地位。不得不說以許多家庭的角度來看我家的餐桌禮儀是完全不及格的:
a、人沒到齊就會自由開飯:我爸媽常常都是吃飽後才叫我們出房間去吃飯,或者是他們不餓,要我們小孩子自己先吃。
b、座位很隨意:完全沒有主、客方位的要求
c、餐桌禮儀很隨意:小時候我就邊吃飯邊看書(小說or漫畫),長大後邊吃邊滑手機,完全沒在介意。
所以在這部裡看到經典的餐桌那幕,都會有疑惑為什麼這樣氣氛下,大家還一直聚在那裡,哈哈,如果是我們家早就大家找理由各自閃人了。


最後來說說這作品的一些雜談

演員們我雖然知道演技出眾,但其實都不是我特別喜歡的演員,所以本部這點對我加不了什麼分,但看到BC對於梅莉史翠普的稱讚後,我還是特別把餐桌那幕再看一次。



by the way,看到不少這部電影的心得文提到BC就花兒朵朵灑,大概是審美觀的不同吧,我完全不知道他的可愛或魅力點在哪裡。

Osage County 翻作八月心風暴我覺得挺不錯的,如果像港譯的「一個葬禮四個失禮」或陸譯「八月:奧色治郡」這樣的名稱,前者略直白地劇透而後者則讓人摸不清題材在講什麼,還是台灣這種超譯型譯法比較對味。

Osage 其實也是印地安人的部落名稱,劇裡的場景是角色出現了印地安人當幫傭的元素,畢竟現在的Osage County (奧克拉荷馬州的歐塞奇郡),也有一些印地安保留區,聽說當初這部電影也是實地取景了,剛剛在google map看了一下街景,還真得就是這種田野風光,哈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