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1日 星期四

[書摘]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 1(秦始皇) & 2(帝國崛起) 心得雜感


知道這個作者是因為知道作者在台大開的課程相當紅,而圖書館的預約也一直是大排長龍的。

2015年我先看了第二集,而最近總算才把第一集補完,而後續還有第三集,這三本構成大秦三部曲,講述中國第一個帝國的誕生與衰亡,並且作者呂世浩透過這課程介紹學習歷史的有效方式以及告訴我們歷史對於作人處世的用處。

兩本書裡頭故事的藍本就是史記的故事(秦始皇本紀與秦本紀),而史記的故事往往只要對於歷史不要完全無知的人,多少都會有所聽聞過裡頭的片段,不過有意思的就是呂老師會幫你解讀這故事裡的微言大意,並評析這些熟知的歷史人物。

我對於歷史的興趣並非根源其可能「對我有用」,而是本身就喜歡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好的歷史課程,往往也會呈現出一個個吸引人的故事。無奈台灣在我這個年代(民國70年代)的基礎文史教育重視的就是「背」,有的老師更重視「一字不改的記憶」。

在本系列的第一本秦始皇,開頭就用一個經典的例子來說明我們過去學習中國文史的錯誤方式:木蘭詩的「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其中的 「唧唧」是什麼意思?我當下心底的聲音浮現的就是國中時從課本上學到的知識:應該是機杼聲,但呂老師接下來就是一句當頭棒喝:「答案其實就在下一句,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唧唧正是嘆息的聲音!」。(之後就開始旁徵博引證明)

我當下讀完這個例子,再讀之後提到張良與黃石公相遇的故事(youtube上TED的演講有這個部分),就知道這系列書籍的必讀與價值了。






我覺得從第二本讀起後,再讀第一本是個不錯的順序。

第二本帝國崛起,講述的是秦國崛起的過程。

秦國從一個被周放在邊疆來抵檔異族的小國,逐漸成為霸權的過程中兩個主要的國君:秦繆公和秦孝公,前者是春秋五霸,後者則有有名的商鞅變法。

本書則把這兩段重要的歷史做了很精彩的敘述,雖然書裡的故事我都很熟悉,不過呂老師的重點是是「歷史事實」以外重要的「人生、價值觀念」,讓人知道其實史記裡記載的這些歷史故事,並不是隨意的,而是有所深意的 。

在讀者了解秦的歷史之後,再讀第一本秦始皇,體會這個這成就帝國最後的榮耀與盛極而衰的歷史巨人會有更多的感嘆與體悟。

讀完這兩本之後突然興起了要好好把史記讀過一遍的想法,其實目前書架上最厚最重的書,就是瀧川龜太郎的史記會注考證,但一直都放在架上當「鎮架之寶」,有點太對不起它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