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18年12月1日 星期六

[書摘]檞寄生 心得雜感 兼論 最優停止理論



這本小說在之前一直都沒有讀完過,但印象很深。理由有三。

一是高中時國文課老師心血來潮要全班同學都寫一首詩,然後最後選幾則比較好的,其中有一個同學被老師大力讚賞,但後來被發現和檞寄生裡出現的句子雷同。(雖然句子不完全一樣,只是概念類似,且該同學也說沒看過這本小說,但無論如何每次看到這個書名都會想起這件事)

另一個理由就是檞寄生曾有「檞」與「槲」字哪個才是正確用字的爭論,後來作者本人也有把之所以如此用字的緣由在網誌上作解釋:http://jht.pixnet.net/blog/post/47315949

最後的是小說開場搭火車,在車上抽菸時發現女生在菸身上寫著詩句的設定,讓此書發表當時身為火車通勤高中生的我有些親切感,而小說開場對於大學生活的一些描寫,比如說聯誼遇到緣份、各系男女快樂外宿生活 ,也讓我因此對於未來大學生活有種期待與想像。

不過這小說高中時的我終究沒讀完,記憶中小說的兩個女主角,我竟然還沒看到第二個出場。

離開高中快15年後的我重讀這本小說,重新回味我對於此小說有印象的上述三個理由,並且把當時沒看過的後半段讀畢。

故事主軸是男主角回憶自己大學/研究所的生命階段中,與兩個女孩子相識的過往。簡而言之算是一個三角戀的小說,但故事裡沒有劈腿或無縫,因為兩女與男主角之間並沒有正式男女朋友的確定關係。

很喜歡小說前半段描述明菁(女一)與主角相識的過程,也不禁感嘆書裡描繪的感情真是單純:主角會因為不確定女一是不是最愛而沒有進一步告白,女一竟也這樣整整大學四年都沒有另外交往的對象,就這樣一直曖昧了大學+研究所的時光 …(不過這樣設定我想也是作者怕讓男主角戴上腳踏兩條船的罪名而做的處理吧)

這次重讀也總算讀到了荃(女二)的出場,也才知道原來火車上閱讀的菸上字句是出自她手。不過話說回來,書中裡覺得女二和主角的相處並沒有女一和主角那樣的深刻,但最後男主角還是選擇女二了,可說是「一萬次的感動不如一次心動」這句話的經典寫照。

但比起兩個女孩的描寫,這次重讀我最驚訝的是裡頭有提及921大地震。事隔快20年了,小說裡對於這個災難的描述,仍能讓我回想當時發生時全台的騷動混亂與不安。

讀完之後,覺得這本應該就是痞子蔡的顛峰之作吧(作者自己都這樣認為),故事的寫實感很重,應該很多故事的來源應該都有取材自真實,雖然不一定是作者本人,我個人很喜歡這種「描寫自己經歷」的故事氣氛。

男主角和朋友討論愛情,用「像沿著河流撿石頭」來比喻。雖然算是老套的寓言(這種故事多半是勸人不要一直猶豫不決而錯過真正的緣份),不過說實在的,人的一生中本來就常有相見恨晚的愛情。然而是否信奉愛情沒有先來後到則是個人的價值觀。

但話說回來,在學生時代遇到而決定交往的對象,大多數時刻兩人也都不會特別考慮是否能其他人生階段對方就是最適合的。因為每個時刻,都有當下那個時刻最適合的抉擇。


現在的年輕人應該也無法體會當時bbs網路小說時,痞子蔡引領的風潮吧。若想回味,作者的作品都有發表在個人網站:http://www.jht.idv.tw/

網路小說盛行的時代裡,我其實沒讀過幾個作家,除了痞子蔡,就是藤井樹、九把刀和明琲。

其中最喜歡的就是明琲,讀過兩本,玉之器描寫在升學高中拼大學的苦澀,百年樹人則是研究室生活的故事,我看過之後都覺得非常的棒,而且是我少數過看多次的網路小說。

這次看完檞寄生後,也google 了一下明琲的近況,發現ptt有人有連絡到她。https://www.ptt.cc/bbs/YuanChuang/M.1486038025.A.07F.html

沒想到除了我之外,還有這麼多人喜歡明琲的作品,為好作家與好作品不寂寞而感到開心。


關於書中裡的撿石頭的愛情選擇論,我曾經看過「如何選擇最好的人生伴侶」的最佳策略

人生前 37% 的可能戀愛對象都別太認真地當成最後結婚對象,之後遇到對象裡,只要遇到比前37%好的那一個,就接受他


舉例如果你覺得一生中有30個人有和你戀愛的可能性,那麼就拒絕掉 30*37% = 約 11個人,然後第12個以後,只要出現一個比前面那11人還要更好的對象,勇敢選擇他,在數學模型上,這樣有超過40%的機會選到的是你這一生最好的伴侶,會比1/30 高出很多

此37%的數學理論在下列有說明(但一般不懂微積分的可能看不懂。XD)
https://imrchen.wordpress.com/2017/10/16/%E7%82%BA%E4%BB%80%E9%BA%BC%E6%98%AF-37/

以下還有其他有趣的 與愛有關的數學
https://tw.voicetube.com/videos/58729
hannah fry:the mathematics oflove

當然這裡有個奇怪的地方就是37%的分母是什麼,這就是此方程式的不理性的地方:你如何能預測自己一生中會遇到的求愛、曖昧、暗戀者的總數呢?

再者什麼是「比前面那37%還要更好的對象」也是個難以評量的因素,學生時代注重的條件,一定和出社會之後有所不同,沒有一致的比較基礎,這樣的比較有意義嗎

最後這個模型終究只是增加挑到自己所認為「條件」好的機率,然而愛情的世界裡,自己所愛的人,也不一定會愛你啊,畢竟不是菜市場買菜嘛 wwww

不過也不反對這樣的決策方法,可以應用在買東西(ex. 買書)上。哈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