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電影]少年Pi 的奇幻漂流 - 心得雜感


星期五(11/30)晚間突然興致一來,也不顧外頭細雨微飄,機車一騎就衝往新竹巨城威秀,準備看半夜11:30 IMAX 3D版的 "少年Pi 的奇幻漂流 ",會選擇這部片主要就是想見識一下在中國那邊有「沒有負評」稱譽的作品,是怎麼回事。XD

在11:30的前一場散場,倒是看到不少熟人,有大學的同學,也有高中的同學…嘛,畢竟是理工(組)科系,所以留在新竹工作的人也不少,星期五晚上這個時間的確也是我們這種宅宅工程師適合看電影的日子。

話說看這部片還是我生平第一次進電影院。

網路上有很多這部電影的評論、解析與心得文,所以本篇我的心得文裡也有不少拾人牙慧的部分。另外以下心得有雷(劇透),請小心服用。

先總評這部電影吧,如果結局沒有拋出震撼彈,這部電影對我的價值就是絢麗的海景、璀璨的夜空,與讓人驚懼的暴風雨…另外就是不可思議的「人虎旅程」。簡單來說就是值得進戲院一觀,但除了視聽上的效果之外,並沒有什麼什麼太深刻的部分

然而故事的收尾…把這些瑰麗的外皮揭下,才發現其中蘊含的後勁相當夠力… 嘛, 說也不能說是全無負評,但的確也是很難在拍得更好了。

這部最後的劇情走向,讓我想到大學時在營隊玩海龜湯的那種故事氛圍…(那時候我們玩的都是一些有點可怕方向的劇情… ex 水草。XD)



電影訴說著兩個版本的故事,一個就是如劇情主軸般的,主角曾經和鬣狗、斑馬、猩猩、老虎在同一艘救生艇上患難過;另一個就是主角最後口中的「食人版」,即鬣狗=廚子,斑馬=佛教徒船員,猩猩=自己的母親,老虎=自己的獸性(動物本能)  。 嘛,因為第二版本太過殘酷,所以不少人寧可相信第一個故事才是真的。 這兩個版本的故事哪一個才是「真相」,在不少討論區都算是一個爭議的問題。

說來也奇怪,一來這作品原著是小說,既不是真實事件改編,所以應該沒有所謂「真相」的問題。再者,其實這電影隱喻主角第二版本的故事才是「真面目」算是相當明顯,主要有以下幾個:

1. 主角偷喝聖水,被神父說「你一定口渴了」(You must be thirsty),恰好thirsty就是老虎的「本名」,除了暗示後來船難的老虎其實就是主角的「一面」,同時也象徵這個「一面」是因為「本能需求」而誕生的。


2.船上的那個求生手冊,竟有記載「怎麼馴獸」…從這點就知道第一個故事的「象徵性質」很重。

3. 理查帕克( Richard Parker )這個名字代表的意義:  http://en.wikipedia.org/wiki/Richard_Parker_%28shipwrecked%29  簡單來說就是法學史上的確有個叫Richard Parker 的人在海難中被殺 ,然後被吃掉…然後引發一些法律上的爭議。  (不過wiki上寫的 Edgar Allan Poe寫的小說也有個Richard Parker的人因海難被吃掉…這個只能說理查帕克這個姓名真的被詛咒了。@@)

4. 另外從電影的手法來看,本片若單純是個奇幻冒險片,那麼後來的第二個故事的產生就有畫蛇添足的效果;也就是說第二個故事肯定有意義的…  而且從第二個故事與第一個故事的巧妙結合,以及導演怕觀眾不懂,還透過作家的口中,把這個連接講清楚說明白,就知道這樣安排絕非沒有目的。
 
當然這個作品並不是偵探懸疑片,事實上雖說真實的故事是第二個,但是第一個故事卻也表露出PI在海上漂流時內心思緒的變化,因此也非虛構。 所以精確地說,這兩個故事都是真的。

本片的重點除了討論人在非常狀態下的心理上的掙扎與求生欲望的支撐之外,另一個當然是在討論信仰的本質了。

然而這個信仰並不是單純「相不相信神」這麼簡單,因為信仰與宗教並非等號  (ex.我信仰一種理念(三民主義or共產主義),或者我信仰科學,這些也都是種信仰)  …嘛,所以有的人在討論這個電影最後把重點放在信不信神…然後扯出宗教信仰來… 我只能說這算是把劇情重點看偏了。

Pi最後對對著日本來的調查者說了兩個故事,最後報告上出現的是原本兩個人所不相信的第一個故事,這該怎麼解釋?  這就要回到「相信」這件事情的本質了。

相信是否是種自我的欺騙呢? 美麗的謊言與殘酷的現實,為什麼很多人還是寧可接受前者呢?這其實很值得玩味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